作者:POS机客服发布时间:2025-08-21分类:行业新闻浏览:12
近期,支付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升级,继上周三湖北某百人规模POS机电销团队被依法查处后,据多方消息源透露,8月份仅支付行业就有11家电销工单团队接连落网(当前涉案数据仍在动态更新中),加上此前湖北的团队,本月已有12家相关企业被纳入调查范围。
从地域分布来看,本次涉案的12家电销/工单公司广泛分布于湖北武汉、内蒙古、江苏(无锡、徐州、宁波、南京、苏州)、浙江宁波、湖南长沙、河南漯河、河北石家庄、广东佛山、福建等地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这些团队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两大领域:一是通过欺诈手段收取客户押金,二是涉嫌非法获取、使用公民个人数据。
在本次被查的团队中,江苏无锡、徐州、宁波、南京、苏州5地的涉案团队问题尤为典型——均因"骗押金"被当地警方查处。据了解,这些团队的操作模式极为"粗放":通过电话营销等方式联系客户,以"免费办理POS机""低费率优惠"等名义吸引对方,随后直接骗取1000-3000元不等的"押金""服务费"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此类诈骗行为只要累计涉案金额达到立案标准,或涉及两名及以上受害人,即可启动刑事立案程序。这意味着这些团队的诈骗行为极易触碰法律红线,此次被查也属于依法依规的必然结果。
除了直接骗押的团队,河北石家庄、河南漯河的涉案团队则与上述江苏案件存在关联,主要负责为诈骗团队提供"工单支持"——包括整理客户信息、跟进虚假办理流程等辅助工作。目前,这两地的几个涉案团队已被警方抓获,累计涉案人数达数十人。
此外,内蒙古的一家代理商也因押金问题"翻车"。该代理商在收取客户押金后,不仅未按承诺提供服务,还拒不处理客户向支付公司发起的投诉。最终,支付公司因不堪其扰,选择直接向警方报案,导致该代理商被依法查处。
据业内消息,当前已有多家支付公司针对投诉量高、且拒不处理问题的合作渠道,启动了报警程序。这一举措表明,支付机构正积极配合监管,从源头打击行业乱象。
针对本次集中查处事件,有法律人士特别强调,支付行业从业者需警惕两类明确涉嫌违法的行为:
押金收取不规范=诈骗:若未通过支付公司官方系统收取押金,而是以个人、第三方账户等非官方渠道收取,无论采用"服务费""保证金"等何种名义,最终均可能被定性为诈骗行为。
数据来源不明=侵犯公民信息罪:若无法清晰说明客户数据的合法来源,或不能提供数据获取的合规证明(如客户授权文件),一旦被查处,将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面临刑事处罚。
为帮助普通用户应对电销POS机骚扰,减少诈骗风险,这里提供一套实用的举报流程,通过"12321受理中心"举报,可有效对电销号码进行风控甚至封号(当前号码/线路资源紧张,该方法效果显著):
1. 第一步:进入举报渠道
关注"12321受理中心"官方公众号,进入公众号后点击菜单栏中的"我要投诉",在下拉选项中选择"骚扰电话",进入举报信息填写页面。
2. 第二步:填写详细信息
首先输入自己的手机号,获取并填写验证码完成身份验证;
随后填写"骚扰来电号码"(需准确记录来电号码,包括固话、手机号);
选择"骚扰来电时间"(精确到分钟,便于后台追溯);
在"骚扰类型"中选择"人工骚扰",再进一步选择"POS机推销";
最后在"投诉描述"中详细说明对方的诈骗行为,如"以免费办POS机为名,骗取XX元押金""能准确报出我的姓名,涉嫌泄露个人信息"等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若电销人员能直接报出你的姓名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,务必在举报时重点说明——这类情况极可能涉及公民信息泄露,更需监管部门介入核查。通常情况下,只要针对同一电销号码的举报人数达到一定数量,该号码就会被运营商纳入风控名单,甚至直接封号,从根本上杜绝其继续骚扰他人的可能。
当前支付行业的"收网行动",既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震慑,也是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信号。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普通用户,都需提高法律意识,共同维护健康的支付市场环境。
标签:电销POS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