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POS机客服发布时间:2025-07-18分类:行业新闻浏览:30
近日,杉德支付在官方网站发布《收费补充通知》,宣布自9月1日起正式收取风险账户管理费。根据通知内容,收费采取分级递增模式:风险事件出现后1-12个月,每月收取1000元/户;13-24个月,每月收取2000元/户;以此类推,收费标准随风险存续时间逐年翻倍。
通知同时明确,若特约商户存在异常交易等高危情形,杉德支付将对交易资金采取延迟清算等风控措施;若商户未在规定期限内解决风险问题或消极应对,公司将启动包括收取账户管理费在内的进一步管控。这一收费模式的推出,在支付行业引发广泛讨论,部分从业者质疑其借风控之名开辟新盈利渠道,甚至直指存在“割韭菜”嫌疑。
此次争议的核心焦点在于风险交易的判定标准缺失。目前行业内对“风险交易”“异常交易”的定义尚无统一规范,不同支付机构的风控模型与监测维度存在显著差异。这意味着,即使是正常经营的商户或合规用卡的持卡人,也可能因系统误判被标记为“风险账户”,进而面临高额管理费。
多位商户反馈,此前曾遭遇支付机构误判风险的情况,虽最终通过提交经营资料澄清,但过程耗时费力。如今杉德支付将“风险认定”与“收费挂钩”,让商户担忧:模糊的判定标准可能成为支付机构随意收费的借口,正常经营的商户也可能无辜承担额外成本。
在支付行业的常规操作中,针对风险商户的处理方式多为关停账户、拒绝入网或冻结资金,极少采取收费管理模式。例如,部分机构对高风险商户直接终止服务,拒绝办理POS机;严重违规者会被冻结交易资金,但商户提交合规证明后通常可恢复结算。
而杉德支付以“风险管控”之名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做法,在行业内实属罕见。数据显示,1000元/月的基础收费标准,对小微商户而言已构成不小负担,若风险状态持续2年,累计费用将高达3.6万元,远超普通商户的机具使用成本,这让许多商户对后续经营稳定性产生担忧。
当前支付市场环境复杂,费率调整、规则变动频繁,此次杉德支付的新规更凸显商户风险自查的重要性。业内人士建议,商户应定期核查POS机交易状态:每日查看交易结算是否正常到账,每周核对费率是否存在异常上调,每月梳理交易记录排查是否有不明扣款。
同时,商户需留存完整的经营凭证(如营业执照、交易合同、物流单据等),一旦被判定为风险账户,可及时提交资料申诉,避免因系统误判产生额外费用。对于支付机构的规则变更,应通过官方渠道密切跟踪,切勿轻信非官方信息,确保在合规经营的同时维护自身权益。
杉德支付的此次收费争议,暴露出支付行业风控机制透明度不足的问题。专家指出,支付机构作为风险管控的责任主体,应首先建立清晰可追溯的风险判定标准,通过公开风控模型核心维度、明确异常交易识别阈值等方式,减少主观判定空间。
同时,在采取收费、冻结等管控措施前,需保障商户的知情权与申诉权,建立高效的异议处理通道。只有在风控合规性、操作透明度、收费合理性之间找到平衡,才能避免“风控变创收”的质疑,维护行业健康生态。
随着支付行业监管趋严,风控合规已成为机构生存的核心要求,但合规不应以牺牲商户合法权益为代价。此次事件也提醒行业:需加快推动风险定义标准化建设,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自律规范,明确风险账户的认定流程、处理方式及收费边界。
对商户而言,选择风控机制成熟、规则透明的支付机构合作,可降低被误判风险;对支付机构而言,过度依赖收费手段解决风控问题并非长久之计,唯有通过技术升级提升风控精准度,才能实现风险防控与商户服务的双赢。
标签:杉德支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