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POS机客服发布时间:2025-10-09分类:行业新闻浏览:16
✨ 星驿付微智能POS机免费办理,0.38%费率扫码最高5000
作为持有全支付牌照的正规机构,盛付通的费率调整一直备受商户关注。2025年9月30日,其官网发布的《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》引发热议——境内POS刷卡手续费上限从2%升至3%,支付宝/微信费率也从0-1%上调至0-1.5%。此次调整并非突发,而是依据多项国家法规执行,同时也伴随着此前机具报错、商户停新等市场反馈。
① POS刷卡:借贷记卡费率上限3%
根据公示,盛付通POS机刷卡(借贷记卡)的收费标准调整为0-3%,相较于2024年3月的“上限2%”,涨幅明显。这意味着大额刷卡交易的手续费成本将增加,例如10万元交易,按上限计算需多支付100元手续费(10万×1%)。
适用场景:传统POS机、电签POS机的刷卡交易
② 支付宝/微信:费率区间0-1.5%
移动支付渠道(支付宝、微信)的费率从去年的“0-1%”上调至0-1.5%,中小商户的扫码收款成本上升50%。以单笔1万元扫码交易为例,若按上限计算,手续费从100元增至150元,对高频扫码的商户影响较大。
适用场景:聚合码、小程序收款的移动支付交易
③ 代付业务:单笔费用1-5元/笔
代付业务收费标准从“2元/笔或0.3%不低于0.3元/笔”,调整为“0.3%或1-5元/笔”。单笔费用上限从2元升至5元,对于小额代付(如100元以下),成本涨幅显著,大额代付则仍以0.3%比例计费更划算。
适用场景:商户向供应商、员工的资金代发业务
公告明确指出,以下群体可享受相应费率减免及优惠,体现政策倾斜:
非营利性机构:医疗、教育、社会福利、养老、慈善机构;
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:符合国家小微企业标准的商户,及个体经营者;
KA用户:大型重点商户,按定制化协议享受优惠费率;
综合服务用户:使用盛付通SaaS软件等附加服务的商户,按项目约定价格执行。
在费率调整前,盛付通已出现多项市场问题,引发商户担忧:
58报错无法使用:大量商户反馈POS机提示“58终端无效”,无法正常收款,需联系服务商重新激活;
机具关停与商户停新:部分违规或长期未交易的机具被系统自动关停,同时新商户入网审核收紧,“停新”消息在行业内流传;
监管传闻不断:虽未官方证实,但市场有消息称盛付通因合规问题被监管关注,此次费率调整或与合规成本上升有关。
盛付通的合规基础源于其稀缺的全支付牌照,资质履历如下:
2011年5月26日: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《支付业务许可证》,初始业务为互联网支付+预付卡发行与受理;
后续增项与更名:逐步新增移动电话支付、固定电话支付、银行卡收单业务,成为行业内少数覆盖“全支付场景”的机构;
牌照续展:历经两轮成功续展,当前支付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,合规经营有明确保障。
全支付牌照意味着盛付通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类型支付业务,这也是其能同时提供POS刷卡、移动支付、代付服务的核心前提。
盛付通早期深度绑定盛大集团,但2017年11月24日的股权变更打破这一格局:
原唯一股东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完全退出盛付通股东行列;
新入场股东共4家: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、天津掌创汇信息技术服务中心(有限合伙)、天津创益汇信息技术服务中心(有限合伙)、天津掌益汇信息技术服务中心(有限合伙)。
虽然盛大集团退出,但盛付通的控制权仍在陈氏家族手中,核心关联如下:
掌门科技的角色:新股东中“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”由陈天桥的弟弟陈大年控股并担任CEO,是盛付通的核心控制方;
陈大年的背景:他不仅是陈天桥的三弟,更是盛大网络联合创始人、前董事及副总裁,2004年盛大上市时仅26岁,是“盛大系”核心成员;
业务协同:掌门科技主营移动互联网软硬件开发,旗下除盛付通外,还有WiFi万能钥匙等知名产品,盛付通的支付业务与掌门系生态深度协同;
家族掌控本质:尽管股东名称变更,但新进股东多为“掌门系”关联企业,盛付通实质仍由陈氏家族掌控,并非脱离原有体系。
陈大年曾公开提及“陈天桥弟弟”的标签,但他在盛付通的掌控中,更多依靠自身在支付行业的布局能力,而非单纯依赖家族光环。
对商户:高频大额刷卡、扫码的商户成本上升,需重新评估收款工具性价比;
对行业:作为全牌照机构,盛付通的调整或引发其他支付机构跟风,需关注后续行业费率趋势;
对合规:调整依据国家法规,体现支付机构合规化经营的趋势,不合规费率将逐步退出市场。
关注支付机构动态,合理规划收款成本
盛付通的费率调整与股权背景,反映了支付行业“合规化、市场化”的双重趋势。商户在使用支付服务时,不仅要关注费率高低,更要重视机构资质与稳定性,才能保障资金安全与经营顺畅。
标签:盛付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