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电签知识员发布时间:2025-11-14分类:行业新闻浏览:6
继上月暂停5家POS终端生产企业资质后,中国银联再出重拳。11月13日,银联标识产品企业资质认证办公室发布通告,正式暂停传盛语智(武汉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终端生产企业认证资质,为期三个月。此次处罚因企业存在多项严重违反认证规则的行为,引发支付行业对终端合规的高度关注。

作为支付产业链的关键环节,POS终端的合规性直接关系到金融交易安全。银联此次动作再次释放监管收紧信号,督促终端厂商严格遵守行业规范。
银联认证办公室在前期检查中发现,传盛语智存在多项违反《中国银联支付终端产品企业资质认证实施规则》的情形,具体包括:
1. 安全方案存在重大安全隐患
终端安全设计未达行业标准,可能导致交易信息泄露、设备被篡改等风险。
2. 未全量保存外协工厂生产记录
外协工厂的终端生产、发货数据未完整留存,无法追溯产品流向与质量责任。
3. 生产场地变更未申报
擅自变更生产地址,未向银联资质认证办公室报备,违反生产管理规范。
4. 产品与认证版本不一致
投放市场的终端产品在版本、结构上与通过认证的标准不符,存在合规漏洞。
依据《中国银联支付终端产品企业资质认证实施规则》6.3节,银联决定暂停传盛语智的终端生产企业认证资质,期限为三个月,后续将根据企业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恢复。同时要求其对相关终端型号进行差异化认证,确保产品合规性。
公开信息显示,传盛语智(武汉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,是一家专注于支付终端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。其产品线覆盖多种支付设备,包括:
除传统支付终端外,传盛语智还积极拓展新领域,针对银行、支付机构的应用场景,布局生物识别技术、数字货币等金融终端解决方案,旨在提供多元化的支付技术产品。
近年来,央行及清算机构多次发文强化支付受理终端管理,明确清算机构的监管责任,主要政策包括:
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强化银行卡受理终端安全管理的通知》要求,银行卡清算机构必须依据终端检测认证结果加强入网管理,严禁未通过检测认证的终端入网,从源头保障终端安全。
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》进一步明确:
清算机构需建立银行卡受理终端注册管理平台,要求厂商报送终端序列号、密钥及对应收单机构信息;
建立厂商评估机制,对违规企业采取限期整改、降低评级直至停止合作等措施;
可自行或委托机构建立管理平台,负责厂商评估与终端信息管理。
作为国内主要清算机构,中国银联的终端认证流程已形成完善体系,涵盖准入评估、过程考核、证后监督等环节。银联认证办公室(设在技术部)负责日常监管,近两年已对多家违规终端企业采取取消资质措施,部分企业经整改后恢复资质,体现"监管与整改并重"的原则。
行业影响总结
银联暂停传盛语智资质反映出支付终端监管持续加码,终端厂商需严格遵守认证规则,加强生产管理与安全合规。对于收单机构而言,选择合规终端厂商合作是防范业务风险的关键,而消费者也将因此获得更安全的支付环境。